1954年4月5日,中國民主建國會江蘇省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省工委)成立大會在南京召開,標志著民建江蘇省級組織的正式誕生。
當時江蘇全省共有民建會員409人,市級組織8個。
民建省工委成立之初,正值貫徹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線之際,民建省工委教育成員順應歷史潮流,對工商業者進行團結、教育、改造,注重發揮骨干作用,帶動廣大工商業者接受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隨后,1960年代,根據民建二大提出的“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要求,民建省工委帶領全省民建會員通過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對自我改造必要性的認識,堅定了“跟、聽、走”的信念。
1978年,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胡子昂(二排左七)、孫起孟(二排左五)、孫曉村(二排左四)、胡子嬰(二排左三)、吳羹梅(二排左六)來江蘇視察,推動江蘇”兩會“恢復活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任務的歷史時期,民建提出“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行動綱領,廣大民建會員在實踐中積極探索為四化建設服務的途徑和方法,從自身實際出發,形成了以經濟咨詢服務、工商專業培訓為主要形式的新路子。
1980年3月,中國民主建國會江蘇省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中國民主建國會江蘇省工作委員會更名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江蘇省委員會。
1989年和2005年,中共中央先后分別頒發了《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江蘇民建的工作邁入了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努力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的新階段。
2004年10月,民建江蘇省委名譽主委陳邃衡(右二)、主委趙龍(右一)帶隊在南通調研洋口港建設可行性。
2007年12月29日,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右二)在南京參觀民建江蘇省委舉辦的”代代薪火傳后人“圖片巡展。
2011年6月,民建江蘇省委為扶貧工作聯系點連云港市灌云縣沂北鄉三圖村修建的”同心路“竣工。
2017年6月,民建江蘇省委主委洪慧民(左二)率調研組赴常州、無錫就“加快寧杭生態經濟帶的發展”開展專題調研。
截至2018年12月31日
全省共有省轄市級地方組織12個、縣級地方組織5個、基層組織670個(其中,基層委員會30個,總支49個,支部591個),實現了民建組織在江蘇各省轄市的全覆蓋;
會員人數從省工委成立之初的409人發展到12459人,經濟界會員占比79%,其中,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占會員總數的79%。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會員1660人次,占會員總數的13.3%。
民建江蘇省第一屆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是冷遹;
民建江蘇省第二屆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是冷遹、劉國鈞(1959年8月冷遹逝世,由劉國鈞代主委,1961年2月民建中常會任命劉國鈞為主委);
民建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是張敬禮、陳邃衡(1982年4月張敬禮調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由陳邃衡擔任主任委員);
民建第二、三、四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是陳邃衡;
民建第五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是黃孟復;
民建第六、七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是趙龍;
民建第八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是洪慧民。
現在是民建江蘇省第九屆委員會任期內,現任主委是洪慧民。
江蘇民建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江蘇民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江蘇民建和江蘇民建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江蘇民建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江蘇民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江蘇民建",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